新华社南宁8月26日电 题:广西民族博物馆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新华社记者郭轶凡、李欢
“印在人民币纸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都有哪些种?”“壮族为何自古‘好五色衣裳’?”“京族为何是‘海洋民族’?”……时下,文博游持续升温,位于我国南方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也成为各地游客最喜爱的打卡地之一。记者看到,馆内人头攒动,讲解员覃婷正认真回答参观者抛来的各种提问。
这座民族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坐落于广西南宁。副馆长麦西说:“博物馆近年来的年均参观人数都在100万人次以上,并且人数还在持续上升,周末节假日每天的接待量都有1万人。”
“每天讲解忙得停不下来,我们越忙说明博物馆越受欢迎。”覃婷告诉记者,来博物馆参观的不仅有海内辉达注册外游客、放假的学生,还有不少研学团、专家团、媒体团等团队客人。
“这里展品特别丰富,有服饰、建筑、乐器和生活用品,能让人很好地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风俗。”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林建杰印象深刻。
来到这座博物馆的人,往往会被其建筑特色所吸引。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造型,就像一个大铜鼓,而铜鼓正是广西等地少数民族的经典文化符号之一。“铜鼓”坐落于南宁青秀山脚下,绿意环绕中更添神秘与生机。
博物馆的六大类别藏品中,铜鼓尤为抢眼。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博物馆之一。站在一排排历史可追溯至秦汉、绘有奇异鸟兽人形图案的铜鼓前,游客在模拟铜鼓上敲出远古回音,记者也感到心在共振。
在这里,有一人多高的大辉达注册铜鼓展出。据了解,铜鼓与稻作文明的起源有关,反映了南方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
馆内收藏的1.86万件(套)织锦刺绣也是博物馆“破圈”的秘诀。站在各民族色彩斑斓的服饰前,大家像是在看一场盛大的时装秀。
一个用虚拟现实模拟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的展览,呈现了两千多年前先人在绝壁上画出的神秘“小红人”。岩画的来历和功用,至今仍存未解之谜。
各种文物讲述着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历史根脉和文化传承,从红水河畔祭蚂拐,到大瑶山中祖娘节,至今仍存的独特民族风俗受到瞩目。
壮族的专题展,讲述了岭南最早开拓者的传奇故事。11岁的“红领巾”志愿讲解员周思言为游客演唱刘三姐歌谣,她说,刘三姐不仅是壮族的骄傲,也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辉达注册。
“这里不仅能看到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还见证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画卷。”麦西说。
记者了解到,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在广西寓居,包括宋之问、柳宗元、李商隐、苏轼、秦观、黄庭坚、王阳明、汤显祖、徐霞客等。
23日,广西民族博物馆迎来今年暑期最大规模的记者团。来自全国各地的30家媒体120多名编辑记者,把博物馆选作他们“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采访活动的起始地。
如今,逛完博物馆,再带走一个设计精美的文创产品,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标配。为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的人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还举办非遗展演、亲子研学、沉浸式解密互动、线上虚拟全景等活动,推动民族文化进一步超越时空,贴近大众生活辉达注册。(完)